大亞電子報-20221212-新式教召薪資給付 三點留意等12則
新式教召薪資給付 三點留意
1.可以150%自所得額減除 2.檢附證明文件 依規定格式填報 3.不能重複適用租稅優惠
國防部今年試行新式教召,並修法通過《後備軍人召集優待條例》,提供租稅優惠,針對企業或機關團體在員工接受教召期間給付薪資,可以給付薪資的150%,自申報所得額中減除,國防部、財政部近日共同公告子法,包括薪資加成減除計算方式、證明文件、適用限制等三大重點。
後備軍人召集優待條例在今年5月由總統公布,並回溯至今年1月1日生效,今年企業若有員工接受教召,支付員工教召期間的薪水就能在明年5月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加成減除。
根據國防部、財政部公布的「員工接受召集請假期間薪資費用加成減除辦法」,首先明定減除方式。以營利事業而言,在辦理營所稅結算、決算、清算申報時,可以給付薪資的150%自所得額減除。
其次在證明文件方面,員工接受教召或臨時召集而請公假者,公司申報所得稅時,應檢附薪資金額證明、員工假單、教召令、解召證明等,並依規定格式填報。
最後在適用限制方面,要特別留意的是,公司申請適用教召期間薪資加成減除,同一筆薪資不能重複適用租稅優惠,例如已依《產業創新條例》規定,適用研發全職人員薪資投資抵減優惠者,就不能再重複適用教召薪資租稅優惠。
此外若適用這項租稅優惠,卻被稽徵機關查到有虛報狀況,則會以所得稅法短漏報稅額規定處置,並追回享有的租稅優惠待遇。
後備軍人召集優待條例施行期間自今年1月1日起至2030年12月31日止,其年限屆期前半年,行政院可視情況延長一次,以八年為限。
2022-12-05經濟日報
教召期間支薪加成減除辦法 |
|
重點 |
內容 |
減除方式 |
營利事業辦理營所稅結算、決算、清算申報時,可以給付薪資的150%自所得額減除 |
證明文件 |
檢附薪資金額證明、員工假單、教召令、解召證明等 |
適用限制 |
同一筆薪資不能重複適用租稅優惠;若被查獲虛報,將以短漏稅規定處理並追回租稅優惠 |
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 翁至威/製表 |
報廢中古車換新古車 不適用汰舊換新退稅
汽車汰舊換新每輛可減徵新車貨物稅5萬元,不過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,民眾若報廢中古汽車、換購「新古車」,不符合新領牌照登記規定,將無法適用汰舊換新退稅。
北區國稅局表示,報廢登記滿一年且出廠十年以上的小客車、小貨車、小客貨兩用車,在報廢或出口前、後六個月內購買新車,並完成新領牌照登記,可減徵新車貨物稅每輛最高5萬元。購買新古車,是向監理機關辦理「車籍過戶」手續,而非「新領牌照登記」,二者不同,因此無法適用貨物稅條例減徵退還新車貨物稅。
2022-12-05經濟日報
企業列報匯兌損益 要留意
收付帳款因匯率變動 導致結匯與原入帳金額出現差額 才可視為已實現兌換收益或損失
日圓匯率近來走跌,屬於進口日製商品的廠商,除進口成本持續降低外,也因新台幣對日圓匯率接連上升,產生兌換盈益;南區國稅局提醒,年底將屆,營利事業須留意正確列報外幣交易所發生的兌換損益。
依照《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》第29條及第98條規定,營利事業認列兌換損益應以實現者為限,如果只是因匯率調整而產生的帳面差額,因屬未實現兌換損益,在稅務申報時不得列報為當年度損益;但在收、付帳款時,如因匯率變動,導致實際結匯金額與原入帳金額發生的差額,才視為已實現兌換損益。
南區國稅局舉例,甲公司在今年年中進口商品交易總金額為8,000萬日圓,交易日的日圓匯率為0.2250,以進貨科目入帳金額為新台幣1,800萬元。
如甲公司在年底仍未支付,依當日日圓匯率0.2230評價計算,調整兌換盈益為16萬元〔(8,000萬日圓×0.2230)-1,800萬元〕,因該筆盈益是匯率調整產生的帳面差額,尚未實現,在稅務申報時免列為年度收益課稅。
國稅局官員表示,營利事業從事的交易常涉及外幣,而公司的外匯存款帳戶進行收、付款,該帳戶提領或解約換算成新台幣時,如果是因支、存匯率變動所產生的兌換盈虧,可以列為收益或損失;外匯存款帳戶如未實際兌領或解約,則不能列報為當年度的兌換損益。
南區國稅局舉例,乙公司申報2021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時,列報兌換虧損700萬元,經查核發現,乙公司的外幣定期存款,於到期時以換單方式再續存,並將定存換單時點視為兌換損益已實現,不過因截至會計年度結束時,仍為外幣定存性質,因此乙公司因匯率變動,產生的帳面兌換損益,屬於未實現的兌換損益,因此不能列計損失,調增課稅所得額700萬。
國稅局提醒,營利事業申報兌換損益項目時,都必須是收(付)款已實現,才能計入當年度兌換損益中,並要保存正確計算兌換損益的明細資料,供國稅局核對,以免因申報錯誤遭調整補稅。
2022-12-06經濟日報
列報兌換損益須留意 |
|
項目 |
回應 |
兌換盈益/虧損 |
營利事業認列兌換損益應以實現者為限,因匯率調整而產生的帳面差額,因屬未實現兌換損益,在稅務申報時不得列報為當年度損益;但在收、付帳款時,如因匯率變動,導致實際結匯金額與原入帳金額發生的差額,才視為已實現兑換損益 |
提供兌換明細 |
營利事業申報兌換損益,必須是收(付)款已實現,才能計入當年度兌換損益中,並要保存正確計算兑換損益的明細資料,供國稅局核對,以免因申報錯誤遭調整補稅 |
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 陳姿穎/製表 |
租金讓與第三人 仍需報稅
台北國稅局表示,個人出租財產將租金債權讓與第三人,而由承租人將租金給付該第三人,出租人仍為該項租賃所得的所得人,應依法申報綜合所得稅。
台北國稅局說明,《所得稅法》有關納稅義務人的規定具有強制性,不因當事人的約定而變更稅法規定的課徵對象。依所得稅法規定,出租財產的租金屬於出租人的租賃所得,雖約定讓與第三人受領租金,仍應以出租人為所得人,申報綜合所得稅。
台北國稅局舉例,甲先生與乙先生出租共有房屋(兩人各持分二分之一)給A公司,雖約定A公司將每月租金2萬元全數給付乙先生,但甲先生受領的租金部分仍屬於租賃所得,而甲先生、乙先生當年度因出租共有房屋而有租賃收入各12萬元(2萬元×12月÷2人),A公司應以甲先生、乙先生為所得人,分別依法開立給付12萬元的租金免扣繳憑單,申報綜合所得稅。
2022-12-06經濟日報
仲介賣車佣金 列入所得
台北國稅局表示,個人非經常性仲介車輛買賣,而向買賣雙方收取的酬勞,屬於《所得稅法》規定的執行業務所得,應以收入減除相關成本以及必要費用後的餘額當作所得額,申報取得年度的綜合所得稅。
國稅局舉例,甲先生在2020年間協助車友搜尋所需廠牌的汽車,並向二手車商議價成交後,向買賣雙方收取仲介佣金,仲介費由甲先生收取買方支付購車款中扣取後,再支付賣方,甲先生在該年度仲介自小客汽車五輛,從中取得仲介佣金80萬元,經國稅局查獲,甲先生未將佣金併入2020年度綜所稅執行業務所得申報。
因甲先生無法提供相關成本費用的證明文件,因此要依財政部頒定的「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」計算必要費用,核認甲先生2020年度短漏報執行業務所得64萬元〔佣金總額80萬元×(1-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20%)],併入甲先生2020年度綜合所得稅,除了補徵所漏稅額外,並依所漏稅額處兩倍以下罰鍰。
2022-12-06經濟日報
外商對台交易降低稅率五撇步
隨著全球化浪潮來襲,台灣公司與外國公司的交易更加頻繁。但根據我們實務觀察,外國公司提供服務、商標專利授權或投資台灣公司,台灣公司於給付外國公司服務費、授權金或股利時,常誤以為只能適用20%扣繳稅率,致溢付數百萬以上稅款。
有鑑於此,本文茲分享五種常見可降低扣繳稅率之方式。第一,外國公司所在地與台灣有所得稅協定者,該外國營利事業得就取自台灣之營業利潤,申請適用租稅協定之營業利潤免稅。
第二,外國公司所在地與台灣有所得稅協定者,台灣公司給付境外公司權利金、利息、股利,可申請適用租稅協定之權利金、利息、股利較低扣繳稅率如10~15%。
第三,外國公司在台灣境內經營國際運輸、承包營建工程、提供技術服務或出租機器設備等業務,如因成本費用分攤計算困難者,可申請適用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,降低稅率至2~3%。惟大陸公司不適用此申請。
第四,外國公司提供跨境電子勞務予台灣公司,可申請適用依淨利率及境內利潤貢獻程度計算所得額。舉例來說,Facebook適用淨利率30%×境內貢獻度100%×所得稅率20%,則整體有效稅率降為6%。
第五,依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及中華民國來源所得認定原則第15點之1規定,申請適用依淨利率及境內利潤貢獻程度計算所得額。
舉例來說,電腦資訊技術諮詢業若適用淨利率21%×境內貢獻度100%×所得稅率20%,則整體有效稅率可降為4.2%。
2022-12-07經濟日報
千萬勞工明年勞保費增加
普通事故保費費率調升0.5個百分點 每人將多繳53元 雇主負擔增186元
千萬勞工明年勞保費將增加。勞保普通事故保費費率明年將調升0.5個百分點至11%,若加計1%就業保險,整體費率為12%;加上明年起基本工資月薪將由25,250元調升至26,400元,兩者都會增加勞雇雙方保費負擔。
勞保局表示,明年勞工每月勞保保費將增加約53元,雇主負擔每人增加186元、職業工會勞工則增加159元。
勞保局表示,為維持勞保的財務平衡及永續發展,勞保條例明定勞保保險費率自2009年起採「費率自動調整機制」,由7.5%逐步微調至上限13%,2023年依法應調整為12%。勞保局預估,這波費率調升,全年可為勞保基金多挹注209億元。
針對明年勞保費率調升0.5個百分點,勞工負擔增加多少?以今年6月一般單位被保險人之平均投保薪資3萬5,071元估算,目前勞雇政分擔比為2:7:1,因此明年起,平均勞工每月保險費增加36元,雇主每月每名勞工須多負擔122元,政府補助保費每月增加18元;職業工會以平均投保薪資2萬9,125元估算,勞工負擔六成,政府負擔四成,職業工會勞工每月負擔保險費增加87元,政府補助保險費每月增加59元。
至於明年基本工資調升至26,400元,175.21萬人(含126.78萬本勞、48.43萬移工)受僱勞工投保薪資將隨之調升,加上勞保費率調升0.5個百分點,勞保局推估,投保基本工資此級距之受僱勞工,明年保費較今年增加53元、雇主增加186元,政府補助保費每月增加26元;職業工會勞工負擔增加159元。
勞保局表示,配合基本工資月薪將於明年元旦起,由目前25,250元調升至26,400元,「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」及「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」也配合同步修正。勞保局表示為簡政便民,將針對第一級投保薪資者主動辦理逕調作業,投保單位毋須另行申報,推估影響逾400萬人。
現行勞保及職災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因基本工資調升,明年將適用新修正的勞保及職災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,現行第二級26,400元遞移為第一級,其餘金額未修正並依序遞移,修正後的勞保投保薪資分級表調整為13級,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則調整為23級。
2022-12-08經濟日報
推估法定勞動成本調整變動 |
|||
項目 |
推估基礎 |
結果 |
|
勞保費率調升0.5個百分點 |
● 受僱勞工平均投保薪資35,071元 ● 勞雇政分擔比為2:7:1 |
勞工 |
36元 |
雇主 |
122元 |
||
政府 |
18元 |
||
基本工資月薪調升至26,400元 |
● 投保薪資調升至26,400元 ● 勞保費率調升0.5個百分點 |
勞工 |
53元 |
雇主 |
186元 |
||
政府 |
26元 |
||
註:上述推估是以一名受僱勞工,雇主和政府須多增加負擔 註:上述表格係推估受僱勞工增加保費負擔,並不含職業工會勞工 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 江睿智/製表 |
繼承農地免遺產稅 三要件
1.須是合法受贈人 2.取得農業使用證明 3.五年內不能變更用途
中區國稅局指出,遺產中有農業使用的農地須留意,繼承人若要列報農業用地扣除額,自遺產總額中扣除,應在申報遺產稅時,檢附主管機關核發的農業使用證明書,才符合《遺產及贈與稅法》的免遺產稅規定。
國稅局官員表示,依遺贈稅法規定,農地因繼承或贈與可免徵遺產及贈與稅,但必須同時符合三項要件,包含一、贈與或繼承對象必須是《民法》第1138條所訂繼承人或受遺贈人;二、農地必須取得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;三、農地自贈與後五年內仍作為農業使用,另外繼承人須向國稅局申報該筆農地繼承或贈與,如不符合免稅條件,國稅局將追回遺贈稅。
中區國稅局舉例,甲先生辦理父親遺產稅申報,取具《農業發展條例》第38條之1土地作農業使用證明」,主張父親死亡時遺產土地確實作為農業使用,依遺贈稅法規定列報農業用地扣除額。
不過國稅局調查後發現,甲先生父親死亡時,土地已變更為工業區用地,因此國稅局和都市計畫主管機關再次確認,甲先生申報的土地已不符合農發條例中農業使用,因此不適用免徵遺產稅。
中區國稅局官員提醒,親屬過世,納稅義務人辦理贈與稅或遺產稅申報時,須符合農地為農業使用、取得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、繼承對象為民法規定繼承人條件,若列報土地已由農業用地依法變更為非農業用地,因受限於都市計畫書的規定,仍繼續作農業使用者,應同時檢附農業主管機關,以及都市計畫主管機關出具證明文件,才可適用免徵。
2022-12-08經濟日報
網購藥品食品 留意關稅
民眾跨境網購、親友餽贈或透過代購進口自用藥品,經常以快遞貨物或國際郵包運送至台灣,基隆關表示,要留意保健食品項目的關稅稅率是30%;另外,還須留意相關輸入規定及限量措施,以免無法順利領取貨物,甚至觸法受罰。
財政部關務署提醒,民眾進口的貨品價值超過2,000元,無論進口項目都必須課稅,而「錠劑、膠囊狀食物製品」等保健食品項目,關稅稅率是30%再加上5%的營業稅。
關務署指出,少數感冒、咳嗽、止痛、安眠及減肥藥等藥品,成分可能含依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》公告列管毒品,海關查獲未依規定進口者,因涉違反該條例刑事犯罪行為,將移送司法警察機關偵辦。
此外,民眾以包裹輸入自用藥品時,每一包裹中的藥品種類不能超過六種。
2022-12-08經濟日報
財部:娛樂、印花稅不宜廢除
稅制檢討公聽會 次長李慶華強調是地方重要財源 22縣市政府反對廢止 課徵項目可檢討
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(8)日召開「娛樂稅及印花稅稅制檢討」公聽會,財政部次長李慶華表示,娛樂稅及印花稅不宜廢除,但娛樂稅課徵項目可檢討。昨日產業界在會中呼籲電影及藝文活動、高爾夫球場應免課娛樂稅,不過地方政府也有其財源籌措考量,正反意見仍在拉鋸,財政部表示將持續蒐集意見。
知名網紅、喜劇演員曾博恩先前拍影片挑戰娛樂稅課徵盲點,引起一連串娛樂稅存廢討論。事實上,娛樂稅、印花稅存廢、課徵項目檢討或轉型等議題,早已爭辯至少30年。
朝野立委及黨團針對《娛樂稅法》已有十版本提案,多數是將電影等藝文活動排除在娛樂稅課徵範圍,另有時代力量黨團、民眾黨團提案直接廢止娛樂稅法;《印花稅法》則有五版本草案,多數提案是讓印花稅走入歷史。
民進黨籍財委會召委鍾佳濱昨日安排公聽會,邀請產官學討論。財政部指出,娛樂稅平均每年稅收15.8億元,印花稅每年136.7億元,都是地方重要財源,22縣市政府皆反對廢止。
對於娛樂稅課徵範圍,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理事長黃美蘭表示,高爾夫球是運動,也在國際賽事爭取不少獎牌,卻仍被視為「娛樂場所」課娛樂稅,希望爭取合理對待。
電影戲劇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廖偉銘也指出,電影院早已非八大行業列管範圍,台灣影視界希望「超韓趕日」,鼓勵國人支持國片,但看電影要課娛樂稅,同時影音串流平台OTT卻免娛樂稅,呼籲政府正視電影娛樂稅存廢問題。
出席公聽會的地方政府代表,則多認為娛樂稅課徵項目雖可檢討,但若因此造成稅收減少,中央必須補足地方財源。
財政部官員表示,電影、藝文活動排除在娛樂稅課徵範圍,是相對較具共識的修法,不過也並非所有縣市政府都同意,例如電影院較多位在六都,地方政府也擔心影響地方財政,後續仍須蒐集更多意見。
中國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曾巨威則建議,娛樂稅可從「法定地方稅」轉型為「特別地方稅」,直接授權地方政府決定是否停徵,並新增OTT等稅源,落實財政自主;至於印花稅存廢,他認為應以財劃法修法為前提。
2022-12-09經濟日報
娛樂稅、印花稅公聽會討論情形 |
||
稅目 |
主要修法方向 |
各界意見 |
娛樂稅 |
● 全面廢止 ● 刪除電影及藝文活動娛樂稅 ● 刪除高爾夫球場娛樂稅 |
多數反對全面廢止,但課徵項目有討論空間,仍待蒐集意見 |
印花稅 |
廢止印花稅 |
多數認為不宜廢止 |
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 翁至威/製表 |
非居住者薪資扣繳基準 調高
明年起調整為每月39,600元 代扣稅款率也將變動 雇主須留意
從明年起雇主給付非居住者薪資要特別留意,南區國稅局表示,基本工資自明年1月1日起調整為每月26,400元,非居住者扣繳率認定基準調整至39,600元,因此原適用18%扣繳率的範圍將有所變動。
國稅局官員表示,依《所得稅法》規定,屬於中華民國來源所得的個人,應就其中華民國來源所得,課徵綜合所得稅;而若為非居住者有我國來源所得,則是在公司給付時辦理扣繳,非居住者的認定方式,以同一課稅年度居留天數未滿183天認定。
公司給付非居住者薪資,適用扣繳率基準是以每月基本工資1.5倍來認定,超過者扣繳率為18%,未超過則扣繳率為6%。國稅局官員提醒,因為明年起每月基本工資調高至26,400元,因此,明年起非居住者扣繳率認定基準,也調整至39,600元(26,400元×1.5)。
南區國稅局表示,如果非居住者薪資扣繳率在今年適用18%者,若2023年起薪資未調整,全月薪資給付總額在基本工資1.5倍以下者,則可以適用6%的扣繳率,因此雇主在給付非境內居住者薪資所得時,應依規定扣取稅款,並在代扣稅款日起十天內,向國庫繳清稅款,還須向所轄稽徵機關辦理申報。
國稅局官員舉例,雇主黃先生聘雇外籍員工A先生,A先生的每月薪資為3.8萬元,若A在今年度居留時間未滿183天,則為非居住者,以目前還未調整的基本工資25,250元×1.5倍計算,適用6%扣繳稅率的薪資上限為37,875元,因此A先生在今年度仍適用18%扣繳稅率,應扣繳6,840元。
如果明年起A先生的薪資一樣為3.8萬元,且仍是非居住者身分時,因為非居住者薪資扣繳率基準已提高至39,600元,所以雇主黃先生給付薪水時,可以將扣繳率降至6%,只需扣繳2,280元。
2022-12-09經濟日報
解除境管 可提財產擔保
隨著邊境解封,不少民眾迫不及待出國旅遊、洽公,高雄國稅局表示,如果有出國需要的民眾,但因欠稅遭限制出境,除了繳清稅款外,還可以提供相當財產作為擔保,以解除出境限制。
國稅局官員表示,近來接獲民眾A詢問,因與甲公司負責人具深厚友誼,基於相互信任關係,曾擔任甲公司董事,之後因故口頭辭任公司董事一職。
直到接獲限制出境通知,才知甲公司經主管機關依法命令解散,而甲公司未向主管機關辦理變更董事登記事項。
因為甲公司欠繳稅捐,導致A遭限制出境,現在急於出國洽公,除了繳清稅款外,是否有其他方式可解除出境限制。
2022-12-09經濟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