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iwan E-Paper

大亞電子報-20221205-自家商品摸彩 報稅兩個注意等13則

 

自家商品摸彩 報稅兩個注意

稅局提醒營業人 1.以時價開立發票給自己 2.進項稅額不得申報扣抵銷項稅額

年關將近,企業舉辦年終尾牙餐會時,常會以自家產製或購買的商品作為摸彩獎品,無償移轉給員工或客戶,南區國稅局提醒,營業人要留意兩點,第一、營業人應以時價開立統一發票給營業人自己,第二、該發票的進項稅額不得申報扣抵銷項稅額。

國稅局官員表示,公司舉辦尾牙活動,提供獎品摸彩慰勞員工的行為,或招待客戶而購置禮品、舉辦餐會、抽獎等行為,所支付相關支出而取得的進項憑證,屬於《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》所定,交際應酬用、酬勞員工個人的貨物或勞務,依規定不得申報扣抵銷項稅額,如果違反規定被稽徵機關查獲時,國稅局除追繳稅款外,並按所漏稅額處五倍以下罰鍰。

此外,國稅局官員說明,營業人準備的獎品可分為兩種,分別為原本就決定要購買抽獎獎品,因而從外購入的商品;或是公司、行號以自家原先進項商品作為抽獎獎品,例如:手機銷售店家,拿手機作為抽獎禮品。

國稅局官員表示,營業人從外購買商品時,若以進貨科目列帳,且購入時支付的進項稅額未申報扣抵銷項稅額,此時商品作為尾牙獎品,不會被視為銷售行為,免開統一發票,否則營業人應以時價開立統一發票並申報銷售額。

南區國稅局舉例,甲公司購買商品50件,金額40萬元、稅額2萬元,以進貨科目列帳,且進項稅額已申報扣抵銷項稅額,原本甲公司打算將商品作為販售用途,但為獎酬員工辛勞,因此打算將其中30件商品,在年終尾牙餐會時作為摸彩獎品。

官員解釋,因為甲公司在購買商品時已申報扣抵,因此要依規定以時價開立統一發票並申報銷售額,列入當期銷售額申報繳納營業稅。且發票買受人為甲公司,而扣抵聯應由甲公司在開立後自行截角,或加蓋戳記作廢,並留意不得申報扣抵銷項稅額。

官員提醒,營業人以自製或供銷售的貨品,作為贈送給廠商或員工的尾牙禮品,在稅務處理時要特別當心,以免因違反規定而受罰。

2022-11-29經濟日報

營業人辦尾牙抽獎須留意事項

項目

說明

提供獎品,無償移轉給員工或客戶

第一、 營業人應以時價開立統一發票給營業人自己

第二、 該發票的進項稅額不得申報扣抵銷項稅額

依規定申報扣繳所得稅

在尾牙或春酒上獲得的獎品或獎金,當獎品與獎金價值超過2萬元時,公司要幫員工預先扣繳10%的稅款;不超過2萬元者,可以不用扣繳,但仍須向財政部所屬各地區國稅局申報,並填寫免扣繳憑單

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陳姿穎/製表

 

尾牙提供獎品 要扣所得稅

南區國稅局表示,許多企業會誤以為尾牙舉辦抽現金活動時,才需要辦理所得稅扣繳,但事實上,尾牙活動提供員工獎品也屬於實物所得,公司必須依規定申報並幫員工扣繳所得稅。

國稅局官員表示,活動所發給的獎品,或獎金屬於《所得稅法》規定,因「競技、競賽及機會中獎的獎金或給與」的範圍。因此,當獎品與獎金價值超過2萬元時,公司要幫員工預先扣繳10%的稅款;不超過2萬元者,則可以不用扣繳,但仍須向財政部所屬各地區國稅局申報並填寫免扣繳憑單。

若中獎者不屬我國境內居住人, 無論中獎金額或獎品價值多寡,都應在給付獎金或獎品時,按獎金及獎品價值預先扣繳20%稅款。

官員舉例,若員工甲獲得iphone手機3.8萬元,員工乙抽到現金1.2萬元,外籍技師丙抽到現金6,000元,A公司應以10%扣繳稅率,扣繳員工甲3,800元;以20%稅率扣繳外籍技師丙1,200元,員工乙免扣繳。

2022-11-29經濟日報

 

遺產設地上權 計稅有眉角

土地價值應以公告現值減除估定價值課稅 若未定年限 以一年地租七倍計算

親人遺產土地若設有地上權,納稅人在申報遺產稅時,應以公告土地現值減除估定地上權價值,計算該筆土地遺產價值。其中地上權價值估定,會根據被繼承人死亡時的剩餘地上權期間,以不同倍數來估算,若未定年限,則以一年地租的七倍計算。

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,一般所有權土地,遺產土地價值計算是以被繼承人死亡時公告土地現值為準;但設有地上權的土地,土地由地上權人使用,例如使用地上建築物等,使土地價值有減低情形。

因此在計算設有地上權土地的遺產價值時,應依公告土地現值減掉估定的地上權價值後課稅。

國稅局表示,在估定地上權價值時,是按設定期限及年租,以被繼承人死亡時點剩餘期間來估定。

若剩餘時間在五年以下,以一年的地租作為地上權價值;逾五年至十年以下者,則是以一年地租額的二倍計算;逾十年至30年以下者以三倍計算;逾30年至50年以下者以五倍計;逾50年至100年以下者以七倍為準;逾100年者以十倍計算。

若未定年限,原則上以一年地租的七倍為其價額;若未定年租金,則按申報地價年息4%來估定。

國稅局提醒,納稅人辦理遺產稅申報,可留意遺產土地是否能減少估價,以維護自身權益。

2022-11-28經濟日報

遺產土地設有地上權課稅方式

項目

內容

遺產價值

公告土地現值-地上權價值

地上權價值

剩餘時間T

價值

T≦5年

一年地租

5年<T≦10年

二倍年租

10年<T≦30年

三倍年租

30年<T≦50年

五倍年租

50年<T≦100年

七倍年租

T>100年

十倍年租

註:若未定年限,則以七倍年租計;若未定年租,年租以申報地價年息4%估定

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           翁至威/製表

 

出租土地不含房屋 租金不可扣除43%

土地與地上房屋分屬不同所有權人時,土地若與房屋共同出租,無論是地主或屋主在申報綜合所得稅時,租金收入都可減除43%必要費用;但若僅地主出租土地,房屋並未一同出租,則地主所收租金將無法適用43%必要費用率,僅能以當年度繳納的地價稅作為必要費用。

國稅局表示,當土地與其地上房屋一起出租時,無論土地與房屋所有權人是否為同一人,土地租賃收入都可減除43%必要損耗及費用。

國稅局提醒房東、地主有出租事實,應確實申報所得,另外若將住宅委託包租代管一般住宅或社會住宅,還可享有免稅額,必要費用率也能提高,最高提高至60%。

2022-11-28經濟日報

 

 

地主參與都更 資產增益要稅

獲配房地權利價值大於應分配 差額部分協議免付價金 須申報綜所稅

台北國稅局表示,個人提供土地參與都市更新,如實際獲配房地權利價值大於應分配權利價值,依《都市更新條例》規定,差額部分應繳納差額價金,但如果不用給付差額,屬於《所得稅法》規定的其他所得,應依法申報綜合所得稅。

國稅局說明,個人提供土地參與都市更新,無論其與實施者是否另行協議簽訂合建契約、或是其他內容:例如免予給付找補款,都屬於私法自治原則下的契約自由範圍,與實施者擬定的權利變換計畫並無關聯。因此,地主參與都市更新實際獲配房地權利價值,大於應分配權利價值部分時,應依《都市更新條例》第52條規定給付差額價金。

台北國稅局舉例,甲先生以台北市大同區土地,參與乙公司以權利變換方式辦理的都市更新,甲先生實際獲配權利價值1億元,大於應分配權利價值9,500萬元,因雙方另行協議差額部分不用找補。

不過經國稅局認為,差額部分屬於乙公司對甲先生的贈與,核定甲先生應將取自乙公司的其他所得500萬元,歸課綜合所得稅。甲先生不服申請復查,主張多分得的房地並非乙公司贈與。

國稅局審理後認定,甲先生應付找補款500萬元,因實際獲配房地價值,超過甲先生依權利變換計畫所得分配的價值,依都更條例規定,原須由甲先生繳納差額價金給乙公司,不過乙公司免除甲先生給付的義務,讓甲先生在房地所有權移轉登記完成時,資產有所增益,因此核屬所得稅法規定的「其他所得」。

國稅局呼籲,個人以權利變換方式參與都市更新,經實施者免除應付找補款義務部分,屬個人其他所得,應依法申報綜合所得稅。

2022-11-29經濟日報

 

 

列報薪資支出 須證明文件

台北國稅局表示,營利事業列報員工薪資支出,除了提供收據或簽收名冊,以及支付的證明文件供稽徵機關審認,也要備妥經辦業務的相關證明文件,佐證員工從事的工作內容,與營利事業經營的本業及附屬業務相關,才可以認列。

國稅局官員說明,薪資是員工以自身專業知識技能,為營利事業提供勞務所收取的報酬,營利事業列報員工薪資支出,必須提供相關證明,以免因不符稅法規定,遭稽徵機關調整補稅。

官員舉例,甲公司以籌辦工商展覽為業,經查2020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,列報薪資支出時,包含給付董事長兒子乙先生,薪資共新台幣200萬元,不過,乙先生2020年度出境期間達300天,甲公司雖主張乙先生是赴國外進行考察業務,不過甲公司籌辦工商展覽地點都在國內,業務未拓展至國外。且甲公司未能提供考察具體事證,因此遭調整補稅。

2022-11-29經濟日報

 

 

長照節稅 年底要取得證明

在家自行照顧者 須提供法定醫療院所開立的病症暨失能診斷書 明年報稅才能享有權益

民眾在明年報稅時,若要適用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(簡稱長照扣除額),要把握時間在2022年底前取得證明文件。中區國稅局表示,適用長照扣除額的樣態共有四種,其中在家照顧的案件須在每年年底前,取得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;其餘樣態依各類型檢具不同的證明文件。

國稅局官員表示,2019年7月修正公布《所得稅法》第17條,增訂長照扣除額,只要符合衛福部的「須長期照顧的身心失能者」,納稅人本人、配偶或受扶養親屬每人每年定額減除12萬元,民眾在報稅的時候,就可以檢附文件申報扣除,減輕家庭裡有長照需求者的繳稅負擔。

中區國稅局表示,目前適用長照扣除額的樣態共有四種,包含一、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的長者;二、照顧長照失能等級在第二級至第八級,且使用長照給付及支付基準服務者;三、入住住宿式服務機構全年達90天者;四、在家自行照顧者。依各類型適用對象應檢具不同的證明文件。

中區國稅局說明,屬於在家自行照顧者類型的家庭,在審理時常發現家屬檢附的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影本,不符合勞動部公告特定身心障礙重度(或極重度)等級,造成來不及申請其他項證明文件,而無法享有長照扣除額等爭議。

因此,官員提醒,屬於在家自行照顧者類型的家屬要特別注意,要在今年12月31日前,取得法定醫療院所開立的「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」,明年報稅時才能提出影本為憑,享有法定的節稅權益。

國稅局官員表示,如果屬於其他樣態,例如: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,明年報稅時,須取得今年度有效的聘僱許可函;已使用長照給付及支付基準服務,以及入住住宿式服務機構者,也要在服務提供時,取得繳費收據證明。

另外,中區國稅局提醒,須長期照顧的身心失能者,如同時領有身心障礙證明,除了可扣除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20萬元,並可再扣除長照扣除額12萬元,合計可減除32萬元,對於有身心失能照護需求的家庭,提供適切的協助。

2022-11-30經濟日報

符合長照扣除額各樣態

項目

檢附文件

在家自行照顧者

今年12月31日前,取得法定醫療院所開立的「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」

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的長者

申報年度有效聘雇許可函

長照失能等級在第二級至第八級,且使用長照給付及支付基準服務者

申報年度使用指定的繳費收據影本

入住住宿式服務機構全年達90天者

在服務提供時,取得繳費收據證明

同時領有身心障礙證明

可扣除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20萬元,並得再扣除長照扣除額12萬元,合計可減除32萬元

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陳姿穎/製表

 

看護費不能列入醫藥費

台北國稅局表示,家庭成員中如有符合需長期照顧的身心失能者,支付給公立醫院、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(所)或其他合法醫療院的醫藥費,可列報醫藥及生育費扣除額,其餘費用屬於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(簡稱長照扣除額)範疇。

國稅局解釋,失能者的長照費用與醫藥費性質有別,長照費用無「醫藥及生育費扣除額」的適用,不過民眾卻常檢附看護費收據,導致該長照扣除額,遭剔除補稅。

台北國稅局舉例,納稅義務人甲先生2021年度申報綜合所得稅時,列報醫藥及生育費扣除額77萬元,經稽徵機關查認,其中8萬元是甲先生母親的看護費,因為看護費用不屬於醫藥費性質因此遭剔除。不過甲先生補上文件後,國稅局認定甲先生的母親2021年度,符合可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的特定身障項目,屬於重度(或極重度)的身心障礙證明,依法認列甲先生母親的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12萬元。

長照扣除額設有排富條款,符合適用稅率在20%以上、股利與盈餘按28%分開計稅、以及基本所得額超過規定的扣除金額670萬元,無法適用。

2022-11-30經濟日報

 

 

獨資執業者不能列報薪資

中區國稅局表示,獨資的執行業務者、或是私人辦理補習班、幼兒園與養護、療養院等其他所得者,負責人不能在事務所列報薪資費用,且負責人日常膳食費也不能以伙食費認列。

中區國稅局說明,依《執行業務所得查核辦法》規定,執行業務者不得在其事務所列報薪資費用;除了聯合執行業務者,如果有支付合夥人薪資費用的情形,需在合夥契約內明訂,才可以列報為費用,並在辦理綜合所得稅申報時,檢附合夥契約書供稽徵機關查核。

私人辦理的補習班、幼兒園、養護(療養)院,不符合免稅規定者,其所得的查核準用《執行業務所得查核辦法》規定。國稅局官員說明,執行業務者本人日常的膳食費,屬於個人的生活費用,不能以伙食費列支。

2022-11-30經濟日報

 

 

外企權利金 不適用減稅規定

國稅局提醒 該項收入屬無形資產授權使用 應獨立計算 以20%扣繳率核算所得額

外國企業在我國境內經營國際運輸、承包營建工程、提供技術服務、出租機器設備等業務,可適用《所得稅法》第25條規定減稅,但中區國稅局提醒,如果外國企業取得的收入屬於「權利金」則不能適用這項規定計算所得額,要將權利金收入獨立計算,直接以20%扣繳率計算所得額。

中區國稅局官員說明,依據所得稅法第25條規定,因經營國際運輸、承包營建工程、提供技術服務或出租機器設備等業務,成本費用分攤計算困難,所以屬於上述四類業務的外國企業,可向財政部申請核准,營業收入以一定比率計算所得額,再以扣繳率20%來計算扣繳稅款,可達到減稅效果。

官員表示,屬於經營國際運輸的外國企業,以境內營業收入10%計算所得額;屬於承包營建工程、提供技術服務、出租機器設備等業務,則以15%計算所得額。

中區國稅局表示,權利金範疇包含:專利權、商標權、著作權、秘密方法或軟體等無形資產的授權使用,性質屬於不需提供勞務施作,即可向使用者收取對價,因此如果合約內容涉有權利授權使用的性質,應將合約價款劃分使用權利的收入,以及非使用權利的收入,屬於使用權利的收入部分不能適用減稅規定。

官員舉例,外國A公司與我國公司簽訂軟體授權及安裝合約,共4,000萬元,針對軟體授權部分,收取權利金2,500萬元,另派人員來台協助安裝、檢測及訓練等技術服務部分收取1,500萬元。

屬於技術服務的1,500萬元,可適用減稅,可依據15%計算所得額,再乘以20%扣繳率,技術服務部分須扣繳稅款45萬元(1,500萬元×15%×20%);但權利金收入2,500萬元無法減稅,必須直接按照20%扣繳率來計算,因此須扣繳500萬元(2,500萬×20%)。

此外,國稅局官員提醒,在中華民國境內未設分支機構及營業代理人的外國企業,應由給付人依扣繳率20%扣取稅款,並在代扣稅款之日起十日內,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,辦理扣繳憑單申報。

2022-12-01經濟日報

外國企業留意稅務規定

類型

說明

國際運輸

以10%稅率計算所得額

承包營建工程、提供技術服務或出租機器設備

以15%稅率計算所得額

權利金

不適用減稅,須獨立出來按20%扣繳率來計稅

在台未設有機構的國外企業

我國境內未設分支機構及營業代理人的外國企業,應由給付人依扣繳率20%扣取稅款,並在代扣稅款之日起十日內,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,辦理扣繳憑單申報

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陳姿穎/製表

 

舊制勞工退休金 雇主須補足

勞部提醒 年底前計算下年度所需金額 次年3月底前補提差額 違規最高罰45萬元

勞動部昨(30)日提醒,國內仍約有60萬勞工適用舊制勞退制度,雇主應依《勞動基準法》第56條第2項規定,於每年年底前,估算次一年度符合舊制勞退制度退休條件勞工所需之退休金,如有不足,應於次年3月底前補足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差額;若違規情節嚴重,可罰9萬至45萬元,並公告雇主姓名。

《勞工退休金條例》(勞退新制)於2005年7月1日施行,惟事業單位內如仍有選擇適用舊制,或保留舊制工作年資且尚未結清之勞工,於勞工符合自請退休或強制退休要件時,雇主仍應依勞基法第55條所定標準,給付舊制工作年資之退休金。

勞動部勞動福祉退休司長謝倩蒨表示,適用舊制勞退制度勞工,符合自請退休要件有三種情況,一是工作15年以上年滿55歲;二是工作十年以上年滿60歲;三是工作25年以上。此外,依勞基法規定,強制退休為年滿65歲。換言之,符合上述四種情況,企業須於每年3月足額提撥舊制勞退金。

她舉例,2022年底雇主就要先檢視2023年有多少勞工符合上述自願退休及強制退休條件,並檢視企業舊制勞退專戶是否足夠給勞工退休金,若不足則須於3月底補足,以確保勞工退休可領到舊制勞退金。

勞動部提醒,2023年符合舊制勞退退休條件勞工,雇主須於2023年3月底足額提撥勞退金。若要補提差額,企業可至台灣銀行網站列印「補提差額」繳款單,並於繳存年度填寫「111年」,至代收勞工退休準備金之金融機構進行繳納。

2022-12-01經濟日報

 

 

外企在台分支 應設帳簿納稅

台北國稅局表示,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或營業代理人的國外營利事業,如有境內來源所得,應由扣繳義務人在給付時依規定扣繳;若外國營利事業在台設有分支機構或營業代理人,則由營業代理人依《所得稅法》規定申報境內所得,繳納營所稅。

國稅局表示,依所得稅法規定,外國營利事業在中華民國境內的營業代理人,應單獨設立帳簿,並計算其營利事業所得額申報納稅。

官員說明,為了明確計算外國企業在我國境內提供勞務的所得,以及分支機構在台營業的所得,並避免總分支機構間的成本、費用混淆不清,外國企業在我國境內的分支機構應設置帳簿,再依規定稅率繳納營所稅。

國稅局舉例,美商A公司未透過在台分支機構,直接與我國甲公司簽訂契約,2019年提供甲公司廣告勞務服務,獲取新台幣5,000萬元,不過A公司在台分公司未依規定單獨設立帳簿,且未計算A公司該筆所得額,並辦理結算申報,經查獲,除補稅外,並裁處罰鍰。

2022-12-01經濟日報

 

 

獨資、合夥盈餘報稅 兩個注意

1.應自行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申報 不屬稽徵機關提供查詢資料範圍 2.不能按8.5%計算可抵減稅額

獨資、合夥營利事業的盈餘,為資本主或合夥人的營利所得,應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,高雄國稅局提醒兩點,第一、此類所得在申報綜所時,不屬於稽徵機關提供查詢所得資料的範圍,資本主應自行列報;第二、盈餘不能按8.5%計算可抵減稅額。

國稅局官員表示,我國自2018年實施所得稅改方案,對獨資合夥的資本主或合夥人經營事業所得採穿透課稅,免再課營所稅,但所得必須列為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營利所得項目,和過去要申報營所稅,之後再從申報綜所稅以憑證扣抵有所不同。

國稅局官員指出,如果獨資、合夥為小規模營利事業,由國稅局查定課徵銷售額,並依規定純益率計算營利所得;但如果不屬於小規模營利事業,則由獨資、合夥營利事業提供「營所稅結算申報損益」及「稅額計算表」,列報課稅所得額,再依此歸課個人營利所得,以免因漏報遭補稅及處罰。

高雄國稅局舉例,甲先生是A工程行的獨資資本主,A工程是使用統一發票的商號,且依規定辦理2021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,不過甲先生在辦理2021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時,未將A工程行的盈餘列報營利所得。

國稅局查獲後,甲先生主張申報綜合所得稅時,是依稽徵機關查詢的所得申報,不過國稅局解釋,營利所得不屬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,或稽徵機關依規定應提供的所得資料,因此仍要求甲先生補稅並處罰。

另外,官員提醒,獨資或合夥事業的盈餘因為不適用營所稅,所以不會有分派股利情況,因此資本主或合夥人獲得所得的就不是股利所得,而是營利所得,盈餘不能按8.5%計算可抵減稅額。

官員舉例,B先生以獨資商號成立一家小規模營利事業做網路銷售,經國稅局查定,B每月銷售額3萬元,一年為36萬元,依照純益率6%計算,B每年的營利所得為2萬1,600元(3萬元×12×6%)但B先生因不熟悉規定,將2萬1,600元視為股利所得,計算可抵減稅額1,836元(21,600元×8.5%),因此遭國稅局補稅。1202

2022-12-02經濟日報

獨資合夥事業留意盈餘申報

項目

說明

盈餘應併入資本主或合夥人的營利所得

 ● 獨資、合夥事業為小規模營利事業,由國稅局查定課徵銷售額,並依規定純益率計算營利所得

 ● 不屬於小規模營利事業,則由獨資、合夥營利事業提供「營所稅結算申報損益」及「稅額計算表」,列報課稅所得額,再依此歸課個人營利所得

盈餘不能按8.5%計算可抵減稅額

獨資或合夥事業的盈餘,因為不適用營所稅,所以不會有分派股利情況,因此資本主或合夥人獲得所得的就不是股利所得而得營利所得

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陳姿穎/製表